首页

初九南一女王

时间:2025-05-23 18:32:32 作者:刘振立与泰国军队最高司令举行会谈 浏览量:83896

  9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

《文博日历》今天带你走进麦积山石窟

在这座“东方雕塑陈列馆”中

看“呼之欲出”的飞天

1400多年前的壁画

真·裸眼3D

麦积山石窟的第4窟

也被称为上七佛阁

这是麦积山石窟中

最宏伟壮观的一个洞窟

在第4窟7个佛龛的上方

各有一幅飞天壁画

为北周原作,未经后代重绘

每幅中有四身飞天,两两对飞

如果你有机会凑近看这些飞天

你会有一种次元壁“破”了的感觉

飞天或弹奏乐器,如阮、笛、拍鼓、钹等

或手捧供物,如仙果、香熏等

而与其他壁画不同的是

这些飞天的脸部、胳膊、手、脚等

身体的裸露部分

是用浮雕的手法塑出来的

泥层最大厚度不超过 5毫米

而其他身体部分、衣裙、飘带等是描绘出来的

这便是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中的

精品之作“薄肉塑飞天”

飞天的线条也非常流畅

如行云流水,飞天衣带飞扬

虽是静止的画面

但却给人一种满壁生风的感觉

这种壁画上“裸眼3D”的艺术效果

如果只用雕塑或壁画的单一的手法

恐怕都难达成

而这样的做法,在全国仅此一处

有专家说可称之为

“精品中的精品”

“古代壁画艺术的绝品”

麦积山石窟的

“宏伟壮观之最”

麦积山石窟的第4窟原形制为

七间八柱的大型宫殿式洞窟

整个洞窟依山而建

屋顶为庑殿顶

在山岩上凿出屋脊、鸱尾、瓦垅等

下部并排开七间四角攒尖帐形佛龛

此外,其他装饰也是极其华丽

火焰宝珠、鳞片网珞花饰

龙、凤、象等祥瑞

等待着你一一发现

整体建筑

雕凿精工细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是全国石窟中最大的一个仿宫殿开凿的洞窟

△从栈道上拍摄的麦积山石窟第4窟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的地震中

中间的六根石柱连同上面的屋顶

都轰然塌毁

但我们从残顶断柱之间

依然可以遥想当年壮观的景象

文明的交汇!

守护“丝路”上的艺术明珠

麦积山因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

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

麦积山开启了石窟建造史

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

麦积山石窟历经

北魏、西魏、北周

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等10余个朝代的

开凿与重修

△麦积山石窟第133窟北魏小沙弥。点击图片,看麦积山的“东方微笑”↑

现存大小窟龛221个

造像1.06万余尊

壁画1000多平方米

这里的造像全面展示了

古代泥塑发展演变的过程

是研究雕塑史、美术史的重要资料

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

麦积山由于地处丝绸之路要冲

既受到西域的影响

也受到中原、南方地区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画艺术风格

△工作人员对麦积山石窟进行保护修缮

在一代代麦积山人的努力下

这颗“丝路明珠”重焕光彩

2014年作为丝路遗产点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7年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整体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

麦积山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麦积山洞窟微环境监测

△麦积山石窟数字化采集

近来通过数字化技术

实现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中国古代工匠大胆突破

创造出这样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壁画和塑像不言不语

但它们是时光的痕迹,文明的脉搏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田野

    视觉丨林琳

    技术丨蔡子旭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总台甘肃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话金砖合作,习近平用典有深意

来自福建的游客谢林珊穿着鲜艳的羽绒服,站在柳树枝下拍照。“在东北的春天过雪季”,她直言雾凇很神奇,询问现场工作人员冰晶是否可以保存。

“世界最长年节”贵州水族端节“年味”浓

“鼎冠台球连锁杯”独牙传奇中式九球锦标赛是独牙传奇巡回赛中的重要分站赛之一。主办方表示,中式九球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更快的节奏、更高的对抗、更强的中盘,项目深受国内外台球运动员和爱好者喜爱。独牙传奇赛事IP也将以中式九球运动为载体,向世界传播中国台球文化乃至中华文化。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姜志刚决定逮捕

湛江航标处全面完成湛江港灯浮标巡检巡视工作任务,累计完成航标巡检155座次,航标巡视354座次,灯浮标吊换吊检27座次,灯桩维护保养26座次。重点加强湛江港、琼州海峡等重要港口、航道航标的监控和巡检,利用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平台实现辖区航标工作状态24小时监控,做好各项应急恢复准备,确保航标工作效能正常,保障渔船安全启航。(完)

福建地区空域实施优化调整 M503航线优化运行

汇聚中小学资源8.8万条,汇聚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超1万门,汇聚高等教育优质慕课2.7万门……以国家力量统筹集纳,优质资源不断地流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这个大规模的“蓄水池”。一方面,聚焦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改革创新多重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推进资源增量提质。另一方面,坚持“联结为先”,推进应联尽联,横向上,接入“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等;纵向上,先后接入18个省级平台,形成了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横”,涵盖德育、智育、体美劳育“三纵”的资源服务格局。

印尼侨领热议雅万高铁:身为华人“与有荣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